2019年7月28日,一個位于重慶的智能倉獲得央視“壯麗70年·奮斗新時代 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”的點贊。
黑色料箱低箱內部可以根據需要分成兩等份、四等份,以便存儲更多原料。
在使用傳送帶以后,黑色料箱在低層貨架區沿軌道運行。
到達存儲位置以后,稍作停留就被自動取出。
之后,走循環線來到前端的工作站。
隨后,工作人員從料箱里面取出原料,進行掃描,放在承載車上。
接下來,承載車再由AGV機器人帶到上貨區域,實現了“貨到人”的揀貨方式。
承載車到達發貨區域以后,還可以原樣直接運送到客戶的加工生產線上去。
自今年投入使用以來,該智能庫內的運輸流轉時效提高了一倍以上,接到的訂單量增加了60%。在最高峰時,每天出入庫量可達近萬箱。
該智能倉是在重慶政府的支持下,由“科技驅動的智造供應鏈管理專家”飛力達打造。該智能倉面向綜合保稅區區域電子物料倉儲、配送行業對物聯網技術的需求,應用數據感知、多源異構數據融合、多協議標簽交換等技術,建立具有可復制性行業物聯網平臺系統,滿足電子制造、塑膠零部件制造、金屬零部件制造等行業適用的公共物料倉儲平臺的應用示范,推進區域物流配送的精細化管理和科學決策,提高物料倉儲、配送時效性和準確性,提升資源共享率和運行效率,促進產業升級,實現產業化。
智能倉重點集成物聯網關鍵性技術及其在區域性電子物料倉儲、配送中的應用,按照實時感知、高效互聯、數據服務、平臺應用技術,突破物聯網與物料倉儲、配送領域的5項關鍵性技術,建立和支持綜合保稅區進出口業務的區域性電子物料倉儲、配送云服務平臺,推動以物聯網等先進信息技術為依托的區域性物料倉儲/配送生態建設,開展區域性物流倉儲、配送示范應用。
新中國成立70年,中國制造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從短缺經濟到產能過剩,到以產定銷,再到以需定產,制造型企業的物流需求日益復雜多變,對供應鏈服務商的響應能力、組織能力、時效性、專業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與此同時,人力成本、土地成本等運營成本也在節節攀升。倉儲物流作為物品流通的載體,更是成了傳統制造企業內心深處的痛。在國內一些傳統制造業倉庫中,經常可以看到一種現象:總感覺倉庫不夠用,東西太多;想要的東西總是找不到,不想要的東西又沒有及時丟掉。
“從客戶的角度出發,為客戶解決痛點,為其在時效、成本上帶來切實價值,是飛力達智慧倉儲升級的初衷”。
2018年,飛力達率先以昆山倉庫為試點,在公司范圍內率先引進自動化立體倉庫技術,對面積約3000平方米的倉庫進行自動化立體庫的改造,量身定制自動倉儲物流分揀系統和環形貨架機器人集貨系統、投入料盒式堆垛機、分揀站、出入庫輸送設備、環形貨架、機器人集貨及集貨用上下層輸送系統,通過自動倉儲系統軟件和智能集貨系統軟件,從而實現物料的輸送、入貨、儲存、分揀、集貨及順序出貨,實現貨到人,減少人找貨的勞動強度,并于2018年6月成功上線。
隨著傳統制造業供應鏈結構中的設施、庫存、運輸、信息等要素不斷發展并趨于智能化,各要素協同驅動供應鏈朝著更加智慧的方向邁進成為必然。飛力達不斷創新和突破自身服務模式,構建以品牌商為核心的供應鏈生態圈,打造物流協同平臺和供應鏈協同平臺,實現整體供應鏈的計劃、資源、需求協同,數據共享。
為更好支撐前端業務的發展,飛力達旗下設立有專門的技術公司,時時關注市面上技術的發展情況,針對客戶的需求,從技術的角度為其解決痛點。
2019年4月29日,為了更好協同飛力達西南客戶智能制造的需求,提供端到端的智慧解決方案,飛力達又打造了西南供應鏈基地項目,圍繞“智慧園區”打造飛力達全球電子料件分撥中心和西南陸運集散基地。
新的時代,在中國制造業領域,倉儲智能化必定是大勢所趨。
“中國智造”需要更加智能的物流支撐。直至今日,中國制造業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。在中國之前,未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在短短的40年內,實現由農業經濟向信息經濟的躍遷。2018年中國制造業總產值達到264820億元,同比增長10.1%,高于GDP增速。與此同時,制造業信息化水平有了大幅提升。中國制造和中國供應鏈是一個互相演進的過程,但就支撐制造業發展的物流而言,智能化程度相對低下,缺少科學的規劃和管理,操作效率低是普遍存在的問題。
人力成本與日俱增。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,人員的稀缺性是不可能的,在勞動力密集型的物流行業尤為明顯。招聘成本、人員工資、管理成本等都在水漲船高。但在未來,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,機器成本一定是會下降的。其次,從事過物流倉儲作業的人都知道,倉庫內作業環境普遍較為艱苦,接下來90、00后,愿意從事這種倉儲作業的人會越來越少。
日新月異的現代化信息技術提供了智慧化升級的可能。大數據、云計算、AI等新技術的發展,為智慧物流提供了技術的可能。在實際的作業中,機器的作業效率、精準度能甚至超過人工。
政策推動物流與相關產業發展。近年來,國家推出了越來越多支持物流行業發展的利好政策。去年,國務院印發了關于落實《政府工作報告》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,報告中再次提及物流與相關產業的發展。報告指出,未來將通過深化改革、完善政策,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,降低用能、物流等成本。
70年多過去,中國制造業及其供應鏈實現了華麗轉身,接下來,中國需要更多像飛力達一樣科技驅動的物流服務商,幫助中國制造業實現“物暢其流”!
一圖解讀申通快遞上半年年報:營收98.71億元 業務量完成30.12億件 4小時前
圓通2019上半年業務量同比增長超35%,市場份額13.70% 5小時前
砥礪奮進鑄輝煌 珠海港控股集團積極探索港口轉型升級 5小時前
國辦發文:加快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 6小時前
阿里人工智能這五年:天才的野心與自證 6小時前
王繼祥:基于數字孿生技術的智慧物流倉(含精彩視頻) 6小時前
快運死局,網點求變 6小時前
專家觀點|魏際剛:從戰略高度加快推動產業互聯網發展 6小時前
眾說紛紜聊生鮮,央視權威解讀為何生鮮電商一半海水 一半火焰? 6小時前
提高倉儲揀選效率的10大策略 7小時前
京東城市聯合特斯聯打造智能社區解決方案 智博會首次亮相引關注 8小時前
生鮮電商倉儲模式,效率和成本的博弈 8小時前
寧波海運上半年凈利1.3億 預計前三季利潤增長40%-60%丨航運界 9小時前
一文讀懂新中國70年對外經貿的歷史性跨越 9小時前
蔚來秦力洪:到決賽還要30億美元,裁員是瘦身不是鋸腿 9小時前
呆蘿卜辟謠關店,稱9月要新開300家店 9小時前
倉庫盤點秘籍,一定有你不知道的! 9小時前
大陸首家Costco開業客流量爆滿、暫停營業,怎樣的供應鏈模式有如此魔力? 10小時前
寶馬的《中國工廠》,必讀! 10小時前
一個人一部車,快遞改變人生 10小時前
【一圖讀懂】國美零售2019年中期業績報告 10小時前
鄉鎮快遞坎坷路:“二次收費”取締后,四川一縣8鎮快遞點申退 10小時前
鳳凰自行車斥資1億設立物流科技公司,為哪般? 10小時前
崔忠付:公正公平 認真做好物流行業勞模評選工作 10小時前
掃除教育盲區,京東物流讓智能物流人才培養不再閉門造車 10小時前
網絡外賣服務市場發展研究報告(2019Q2) 10小時前
2019年4季度經濟與資本市場展望(PPT):西方不亮東方亮 【附下載】 10小時前
餓了么發布《2019大學生外賣騎手報告》:超300名準研究生今夏兼職送外賣 【附下載】 10小時前